品質升級 建設健康人居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人們深切體會到,長時間的居家隔離并不是簡單“宅”就完事兒了,家成為全民戰“疫”的最后陣地。疫情之下,人們對家居環境的需求觀念發生了轉變,健康人居成為共同訴求。整個房地產行業不得不重新審視綠色健康人居的價值,該如何為居住者提供更健康、更安全、更舒適的“避風港”?
健康人居需求凸顯
當代綠色健康家全民大調查《家的健康,還好嗎?》結果顯示,疫情之下,人們對家和社區的關注聚焦到安全、消毒、隔離、衛生、新鮮這五大方面。而在這些基礎需求背后,在安全之上是健康,在空間之上是多樣,在綠色之上是社區復合生長。
值得一提的是,“物業服務靠譜”成為調查對象首要考慮的置業因素,其次是園林綠化、智能新風系統和社區低密度等。
調查發現,對于社區室外設備要求排在最前面的是無碰觸按鍵、品質社區醫療和物業服務提升。在社區配套空間需求方面,獨立健身倉、生鮮售貨機和獨立辦公倉排在前三,而高端樓盤特別喜歡做的室外會客廳,關注度則很低。
對室內環境的需求方面,調查顯示,人們對消毒功能空間、居住休閑多樣性和環境舒適健康度的需求極為明顯。當被問及還有哪些室內設計要求時,選擇最多的是希望家里保持干凈且陽光充足,其次就是空間的可變性,比如雙玄關、歸家動線和消毒動線、可變戶型空間等等。
在17種可被視為綠色健康生活配置的選項中,有近60%的人選擇室內溫度濕度恒定、新風系統,同時對智能鞋柜和凈水設備的選擇比例也較高,而有關家居智能化、娛樂設備的相關選項選擇比例較低。
評價標準體系有待整合
許多購房者發現,推出健康人居的房企很多,有的符合WELL標準,有的符合綠色住宅標準等等,卻不知道各種標準之間有什么區別。面對各個項目五花八門的宣傳資料,購房者往往陷入糾結。
健康人居的內涵是什么?需要具備哪些要素?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張磊表示,健康住宅有別于綠色住宅和節能住宅。綠色住宅和節能住宅強調的是資源的利用,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而健康住宅強調的是居住者的健康,與業主的生活質量密切相關。
我國綠色、健康人居的發展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據張磊介紹,從2005年起,各部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針對綠色建筑、健康建筑的實施方案。2016年可以說是我國健康建筑的元年,2017年1月6日,由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會同有關單位制定的中國建筑學會標準《健康建筑評價標準》正式實施。2017年5月1日,由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編的《健康住宅評價標準》頒布實施。2019年新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正式頒布,這次改版可以說是綠色建筑的“春天”,其要求所有的指標都必須可量化實行。
據記者了解,《健康住宅評價標準》是根據居住者健康體驗或健康痛點,從健康需求層次理論的角度,將住宅健康性能指標確定為空間舒適、空氣清新、水質衛生、環境安靜、光照良好和健康促進六大方面,清晰表達了居住健康的體驗與目標,以便于居住者理解并轉化為健康行動,包括健康的居住環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無論哪個標準,目前健康人居評價指標已經足夠全面,關鍵是如何落實。另外,國家標準一直尚未正式出臺。”標準排名研究院院長郭海飛表示,“我覺得綠色建筑和健康建筑評價標準應該合二為一,整合制定出一套綠色健康建筑評價的國家標準?,F在標準太多,企業也不知道按照哪個來執行,消費者更不知道該選哪個了。”
探索腳步進一步加快
疫情之下,人們對人居環境的需求觀念發生了實質性轉變,消費者變得更加理性和明確。開發商也在著力構建和研究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通過自我迭代升級,力求滿足客戶的需求。
例如,中南置地聯合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發布的健康住宅標準——中南健康住宅標準,明確規范評定健康住宅的6大體系、39個二級指標、138項標準條文子項。“WELL是遠洋率先自美國引入到國內的,同時將標準本土化,因為我們發現國內外確實有一些文化差異,比如生活習慣的不同等。對此我們進行了調整,結合中國國情研究了遠洋自己的健康體系。”遠洋集團設計研究院的執行院長竇志介紹。
郭海飛指出,不管是中南置地、陽光城發布的健康住宅標準、綠色智慧家標準,還是遠洋對于WELL健康建筑的大力推廣,以及當代置業對中國健康建筑評價標準的試水,都說明這些企業對于健康建筑的重視和青睞,也說明健康建筑已成為房地產白銀時代眾多房企轉型升級的一個方向,同時也可以看出,消費者對于房屋的產品需求已經開始向健康安全階段提升。
郭海飛建議,應該大力支持和鼓勵這種創新和試驗,允許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但同時要加強市場監督管理。“比如中國建筑學會的健康建筑評價標準要求PM2.5日平均濃度不高于37.5μg/m3,PM10日平均濃度不高于75μg/m3,業主在收房的時候就可以聘請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如果不合格,監管機構會對開發商有哪些處罰措施?只有靠嚴格監管和重罰,才能切實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才能讓健康人居真正落地。”
可以預見,未來房地產市場產品品質的競爭將會加劇,健康人居將會成為消費者關注的一大熱點。因此,對于開發商來說,誰能及時把握新時期置業者的消費心理和發展趨勢,誰就能在未來的市場中占得先機。
●相關鏈接
健康人居亟須提升三方面功能
建筑學博士汪斌認為,“無接觸”“難傳播”“更有效抵抗病毒”是疫情發生后人們在長期居家生活中更能感知到的、急迫需要提升的地方。
“無接觸”就是要求業主回家時從進小區大門開始,直到進單元門、進電梯,打開防盜門最后回到家,所有門禁環節均是人臉識別、自動感應等,不用鑰匙、指紋等接觸的方式。
“難傳播”主要是要最大限度地阻止病毒、細菌在社區、樓棟、住宅內的傳播。比如大樓間距確保了充分的采光和通風要求,而且兩梯兩戶超高電梯配比,這都可減少病毒交叉感染。
“更有效抵抗病毒”,主要是在電梯轎廂、房間入戶玄關等位置安裝自動感應紫外線燈,每天定時自動啟動消殺。
在汪斌看來,在疫情的沖擊下,房地產企業應打造新時期更健康的居住環境和生活方式,讓健康人居成為守衛生命的港灣。


中國質量檢驗協會是由質量檢驗行業與質量領域的質量檢驗技術機構和專家學者、工作者,相關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學術機構、企事業單位及質量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的企業與企業負責人,與質量檢驗相關工作的社會各界相關人士等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具有社團法人資格。
中國質量檢驗協會宗旨
按照“服務會員,服務企業,服務政府,服務社會,服務消費,服務發展”的工作原則,貫徹“精業篤行,守正創新,團結協作,開拓進取”的工作精神,恪守“實事求是,尊重人才,創新興會,服務立會”的工作風尚,落實“專業引領、學術研究,政策咨詢、決策參考,科技普及、質量引領,信任傳遞、助力發展”的工作任務,遵循“質量檢驗、客觀公正,規范市場、扶優治劣,服務企業、引導消費”的工作方向,堅持“專業化,技術化,社會化,服務化”的發展目標,引導各級質量檢驗機構發展壯大和行業自律,發揮政府和企業、行業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對產品質量、服務質量和工程質量進行社會監督,督促和引導企業積極參與質量提升行動、推進品牌建設;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質量發展潛力,不斷增強人民對質量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本團體是相關政府主管部門聯系質量檢驗行業、質量領域科技工作者和專家學者、廣大企業及社會各界的橋梁和紐帶,是質量發展與質量檢驗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質量發展與質量檢驗行業高質量發展及質量提升推進、質量強國事業建設的重要社會力量。
中國質量檢驗協會職能簡介
充分發揮質量專業社團組織的中介作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宣傳貫徹質量領域的法律、法規、政策,組織質量和質量檢驗方面的標準研究、制定和技術開發,開展質量和質量檢驗方面的學術交流、技術培訓和相關技術咨詢與技術服務;切實發揮“質量檢驗,客觀公正,服務企業,引導消費”的社會監督作用,抓好質量提升;精業篤行,扶優治劣,充分利用全國各?。ㄗ灾螀^、直轄市)質檢院(所)和重點國家級質檢中心與相關質檢機構等副會長、常務理事、理事單位和技術機構會員單位的專業優勢,組織開展“3.15”“質量月”等質量誠信主題(專題)宣傳活動,對“全國質量檢驗穩定合格產品”進行調查匯總和展示公告,推廣防偽溯源和質量誠信驗證等技術應用,傳遞質量信任,引導質量消費,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加強市場引導,共筑質量誠信,推動質量社會共治共享;組織新技術、新產品鑒定和評審,對產品質量、服務質量、工程質量開展檢驗、鑒定、監理方面的咨詢和服務;樹立質量工作先進典型和質量誠信標桿,弘揚工匠精神,推廣質量工作優秀示范的先進經驗;承辦有關政府部門(機構)交辦和委托的相關工作;著力發揮全國質量檢驗行業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科學求實,開拓創新,全面引領質量檢驗行業自律和健康發展;履行質量專業社團中介機構的相關職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大力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督促企業履行質量主體責任,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助推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營造“政府重視質量、企業追求質量、社會崇尚質量、人人關心質量”的濃厚氛圍,合力推進質量社會共治,扎實推進質量強國建設。
中國質量檢驗協會業務范圍
(一)持續推進“三個轉變”重要思想,助力提高中國質量國際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為中國質量走向世界提供服務,發揮質量檢驗對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作用,為我國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健康發展服務; ?。ǘ﹪@質量發展與質量檢驗能力水平的提升和質量事業的整體發展開展相應的學術研究,推進行業交流,促進行業發展,助力“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合,企業主責,社會參與”的質量工作格局,為構建新時代質量檢驗能力提升與產品和服務質量提升及質量發展新局面提供技術支撐和專業保障; ?。ㄈ┚o緊圍繞質量提升、質量發展工作大局和實施質量強國戰略與質量檢驗行業建設,開展質量提升、質量發展與變革創新等調查研究,建立全國性的質量檢驗和質量發展學術交流、科普宣傳和技術服務平臺; ?。ㄋ模┘訌娰|量檢驗與質量發展相關的理論研究,提高質量檢驗和質量發展研究的針對性、協同性、規范性和有效性,促進質量工作隊伍成長和質量檢驗行業能力提升; ?。ㄎ澹┦苷谐修k或根據市場和行業發展需要,開展質量檢驗和質量發展與質量工作的宣傳、咨詢、培訓和展覽展示等活動,推廣普及質量檢驗與質量知識,宣傳貫徹質量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宣傳質量檢驗與質量工作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發揮社會監督作用,推進質量社會共治; ?。┩苿淤|量檢驗和質量提升與質量發展戰略的研究及學術交流,依照有關規定組織出版本團體學術性會刊及有關學術性、科普性刊物和書籍資料,為政府、社會和企業提供有關咨詢服務與專業支持;拓寬輿論傳播途徑,建設本團體官方網站和相關業務網站; ?。ㄆ撸┩菩邢冗M的質量檢驗檢測和質量管理方法,開展檢驗檢測能力與質量管理科學技術、方法提升的相關活動,提高質量檢驗、質量管理創新能力和全民質量意識; ?。ò耍┨剿髻|量檢驗、質量管理理論和實踐的研究,總結推廣質量檢驗和質量管理經驗,開展質量檢驗、質量管理和質量提升、質量發展與質量溯源、防偽驗證等方面的技術咨詢和服務與推廣,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ň牛┮龑髽I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支持企業做好質量基礎工作,督促企業加強信用建設,推進企業重視品牌建設,促進企業注重質量發展意識并切實提高質量檢驗能力和質量控制水平,著力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 ?。ㄊ┙浾嘘P部門批準,對產品質量、服務質量以及工程質量開展多種形式的比較試驗、綜合評價、體驗式調查和第三方檢驗、鑒定、評估和監理,引導理性消費選擇; ?。ㄊ唬p害本團體會員品牌和質量聲譽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輿論監督;收集和反饋本團體會員和質量檢驗與質量工作者的建議、意見和訴求,關心和維護質量檢驗與質量工作者的合法權益,為本團體會員和質量檢驗與質量工作者提供廣泛的專業服務活動; ?。ㄊ╅_展質量檢驗和質量學風評議工作,加強質量檢驗行業和質量發展研究領域學風與學術道德建設; ?。ㄊ┩苿娱_展對本團體會員和質量政策法規與檢驗檢測領域科技研究及實踐運用工作者的考試及繼續教育培訓工作,興辦符合本團體宗旨并能夠為本團體會員和質量發展事業與檢驗檢測行業建設發展服務的事業及相關經濟實體; ?。ㄊ模╅_展企業質量檢驗機構的評審,開展質量評估和推廣質量保險業務,利用各種方式向消費者提供質量信息,宣傳和普及質量知識和消費常識,傳遞質量信任、引導質量消費,為市場、企業和消費者服務,切實維護社會各界的合法權益; ?。ㄊ澹┙M織開展質量檢驗技術、儀器設備、檢驗設施和質量檢驗標準等方面的研究、開發、咨詢、服務,經政府有關部門批準,組織對其進行鑒定、評審和推廣應用; ?。ㄊ﹨⑴c質量檢驗檢測和質量管理、質量發展相關領域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修訂與實施工作,并積極組織開展相關領域團體標準的制修訂和實施工作,助力改革完善質量標準體系; ?。ㄊ撸┰跇I務主管單位和相關主管部門的指導下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加強本團體與境外質量檢驗和質量領域學術組織及質檢機構與相關組織建立友好往來與交流合作關系,促進質量檢驗和質量工作與國際慣例接軌,拓展本團體國際合作的視野和平臺,服務和推動中國質量、中國標準、中國品牌走向世界; ?。ㄊ耍┏袚嚓P部門委托的質量提升、質量管理、質量發展與質量檢驗相關的有關工作。
備 注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簡稱:市場監管總局)2018年4月正式成立之前,中國質量檢驗協會業務主管部門為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簡稱:質檢總局)。


聲明: 凡本網注明“中國質量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質量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本網轉貼的文章均轉載自國家正規網站,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致電010-64209133
Copyright © 2011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質量檢驗協會·中國質量網
中國質量網·中國質量檢驗協會官方網站
網站許可證號:京ICP證030750號 網站備案:京ICP證03075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3458號
建議使用IE6.0以上版本瀏覽本站 顯示器分辨率設置為1024×768像素效果最佳